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教育课程 >> 正文

公共选修课《健康与保健知识》教学大纲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02-28 [来源]: [浏览次数]:

第一章 健康的概念和健康促进

【目的要求】

1. 掌握健康的概念和影响健康的因素。

2. 熟悉促进健康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人生。

3. 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

【课程内容】

1.健康教育的意义:

⑴大学生的特点 ⑵健康教育的目的 ⑶健康教育的目标

2.健康的概念:

⑴健康的定义 ⑵健康的标准 ⑶健康的内涵 ⑷亚健康

3.影响健康的因素:

⑴内因 ⑵外因

4.健康促进:

⑴健康促进的概念 ⑵塑造健康的躯体 ⑶塑造健康的心理 ⑷塑造健康的人生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与讨论2.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 青年学生生理及心理健康

【目的要求】

1. 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2. 熟悉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防治方法。

3. 了解大学生生理特征。

【课程内容】

1. 青年学生生理及心理特征:

⑴青年学生的形态发育特点及生理特征

⑵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

⑶青年学生的心理卫生

2.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心理疾病的防治:

⑴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①分类 ②影响因素 ③心理咨询与治疗

⑵青年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与防治:①神经症 ②精神分裂症 ③人格障碍

⑶自杀问题及防治

【授课时数】2.5学时

【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与讨论2.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 学习、起居与健康

【目的要求】

1. 掌握用脑卫生和用眼卫生的意义与方法。

2. 熟悉维护口腔卫生的方法。

3. 了解起居卫生的意义与方法。

【课程内容】

1. 用脑卫生:

⑴大脑的重要功能

⑵用脑时应注意方法:①发挥大脑的最佳功能 ②节约脑力 ③保护脑力

2. 用眼卫生:

⑴用眼卫生 ⑵保护视力

3. 起居卫生:

⑴制定作息制度的根据 ⑵作息制度的安排口腔卫生:

⑴龋齿 ⑵牙周病 ⑶智齿冠周炎 ⑷口腔溃疡 ⑸外伤 ⑹牙齿清洁方法

【授课时数】1学时

【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与讨论2.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 营养与健康

【目的要求】

1. 掌握合理营养与平衡饮食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掌握青少年学生的营养与饮食的特点、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法。

3. 熟悉营养素的种类、功能、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食物来源和参考摄入量。

4. 熟悉肥胖症的概念、发生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5. 了解营养的概念、能量的概念及对人体的作用。

【课程内容】

1. 营养的概念:

⑴营养与营养素 ⑵营养素的种类和功效 ⑶合理营养与合理饮食

2. 能量与营养素:

⑴能量的概念 ⑵人体的能量需要

3. 营养素的种类、功能、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食物来源和参考摄入量:

⑴蛋白质 ⑵脂类 ⑶碳水化合物 ⑷维生素 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4. 合理营养与平衡饮食:

⑴合理营养 ⑵平衡饮食 ⑶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5. 青少年学生的营养与饮食:

⑴青少年学生的能量-营养需要 ⑵合理营养对促进青年学生健康的作用

⑶青年学生中存在的营养问题

6. 营养与肥胖:

⑴肥胖的概念 ⑵肥胖发生的原因 ⑶肥胖的危害 ⑷肥胖的预防与治疗

【授课时数】1.5学时

【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与讨论2.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 行为与健康

【目的要求】

1. 掌握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种类、特点、危害性和戒除方法。

2. 掌握危害健康的行为的种类、特点、危害性和戒除方法。

3. 了解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健康问题。

【课程内容】

1. 当前青年学生中存在的健康问题:

⑴心理健康问题 ⑵生活方式问题 ⑶不良行为问题

2. 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

⑴不良的饮食习惯 ⑵不良的作息习惯 ⑶不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

⑷网络成瘾 ⑸手机依恋

3. 危害健康的行为:

⑴吸烟 ⑵酗酒 ⑶吸毒 ⑷赌博 ⑸色情活动

【授课时数】1学时

【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与讨论2.多媒体教学

第六章 运动与健康

【目的要求】

1. 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表现、预防和处理原则。

2. 掌握运动健身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3. 熟悉有氧运动的种类、对人体的影响和注意事项。

4. 了解运动的意义和目的、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女子的生理特点及其适合的体育锻炼。

【课程内容】

1. 运动的意义和目的:

⑴学习与运动的关系 ⑵体育兴趣与终身体育 ⑶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2. 运动对人体的影响:

⑴运动与激素 ⑵运动与运动系统 ⑶运动与循环系统 ⑷运动与呼吸系统

⑸运动与消化系统 ⑹运动与神经系统 ⑺运动与减肥

3. 女子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

⑴女子的生理解剖特点 ⑵适合女子的体育运动

4. 有氧运动:

⑴有氧运动的好处 ⑵有氧运动对人的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影响

⑶简单有效的有氧运动 ⑷不同季节有氧健身运动的注意事项

5. 常见的运动损伤:

⑴运动损伤的成因 ⑵预防原则 ⑶如何处理运动损伤 ⑷几种常见的损伤及处理

6. 运动健身与疾病防治:

⑴运动健身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⑵常见的运动项目与健身作用

⑶运动生理卫生的注意事项

【授课时数】1.5学时

【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与讨论2.多媒体教

第七章 献血与健康

【目的要求】

1. 了解血液的基本知识。

2. 了解无偿献血的意义与方法。

【课程内容】

1. 血液的基本知识:

⑴血液在医疗上的作用 ⑵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⑶造血与干细胞 ⑷血型与输血

2. 无偿献血:

⑴概念 ⑵意义 ⑶种类 ⑷要求 ⑸对人体的影响

⑹无偿献血者的权利与奖励办法

【授课时数】0.5学时

【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与讨论2.多媒体教学

第八章 性知识与性传播疾病

【目的要求】

1. 掌握性传播疾病的概念、种类、病因、 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和治疗。

2. 掌握性保护与性安全。

3. 熟悉性生理卫生、恋爱与性心理、优生措施与计划生育。

4. 了解生殖系统解剖及性发育、性心理变态的类型与防治。

【课程内容】

1. 生殖系统解剖及性发育:

⑴男性生殖系统解剖 ⑵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⑶常见生殖器畸形

2. 性生理卫生、恋爱与性心理:

⑴性生理卫生 ⑵青春期性心理 ⑶恋爱与性心理

3. 性保护与性安全:

⑴防范性骚扰与性侵害 ⑵避孕

4. 性心理变态:

⑴性变态的表现 ⑵心理治疗

5. 性与优生:

⑴优生与出生缺陷 ⑵计划生育

6. 性传播疾病:

⑴概念 ⑵种类 ⑶病因 ⑷传染源 ⑸传播途径 ⑹预防 ⑺治疗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与讨论2.多媒体教学

第九章 意外伤害及现场救护

【目的要求】

1.意外伤害的概念和种类。

2. 重点掌握救护现场的处理和心肺脑复苏的方法。

3. 掌握常见创伤的急救方法。

4. 熟悉常见几种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

5.了解现代救护的概念。

【课程内容】

1.现代救护的新概念:

⑴现代救护特点 ⑵“第一目击者”⑶救援医疗服务系统 ⑷生命链

2.救护现场的处理:

⑴救护现场情况评估 ⑵病情判断 ⑶救护与呼救 ⑷现场救护生命的原则和步骤

3.心肺脑复苏:

⑴心肺脑复苏的意义 ⑵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 ⑶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⑷心肺复苏的步骤 ⑸心肺复苏术施行成功的指征 ⑹心肺复苏术终止施行的特征

⑺施行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⑻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主要变化.

4.创伤的急救方法:

⑴创伤止血 ⑵创口包扎 ⑶骨折固定 ⑷搬运护送

5.几种意外伤害的急救:

⑴中暑 ⑵晕厥 ⑶溺水 ⑷电击伤 ⑸烧(烫)伤 ⑹毒蛇咬伤

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所致伤害的处理 ⑻复合损伤的现场处理

⑼交通事故 ⑽火灾 ⑾地震

6. 操作示范与操作练习

【授课时数】6学时

【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与讨论2.多媒体教学3.操作示范与操作练习

第十章 常见症状和常见病的防治

【目的要求】

1. 掌握常见症状的原因、表现、代表的意义和初步处理。

2. 熟悉大学生常见病的类型、表现、治疗和预防方法。

3. 了解就医要领。

【课程内容】

1. 就医指南:

⑴首诊医院选择 ⑵首诊科室选择

2. 常见症状的意义和初步处理:

⑴头痛 ⑵发热 ⑶咳嗽 ⑷腹痛 ⑸腹泻3. 常见病防治:

⑴结膜炎 ⑵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 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流行性感冒

⑷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⑸肺炎 ⑹功能性消化不良 ⑺肠易激综合征

⑻急性胃炎与急性胃肠炎 ⑼食物中毒与细菌性食物中毒 ⑽消化性溃疡

⑾风湿热 ⑿泌尿道感染与尿路结石 ⒀急性阑尾炎 ⒁脑震荡 ⒂痔

⒃疖肿 ⒄荨麻疹 ⒅癣 ⒆疥疮 ⒇月经失调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与讨论2.多媒体教学

第十一章 传染病

【目的要求】

1. 掌握感染的概念。

2. 掌握传染病的概念、流行条件和防治原则。

3. 熟悉学校中常见的传染病的病因、表现、治疗和预防方法。

4. 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课程内容】

1. 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⑴感染与免疫的概念 ⑵传染病的发病机制、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⑶传染病的特征 ⑷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⑸国家法定管理的传染病

2. 学校中常见的传染病:

⑴流行性感冒 ⑵人禽流感 ⑶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⑷病毒性肝炎

⑸水痘和带状疱疹 ⑹登革热 ⑺流行性结膜炎 ⑻麻疹 ⑼结核病

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⑾细菌性痢疾 ⑿霍乱 ⒀伤寒

【授课时数】3学时

【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与讨论2.多媒体教学

第十二章 药物的基本知识

【目的要求】

1. 掌握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危害。

2. 熟悉药物的作用原理和治疗目的。

3. 了解药物的来源与成分。

4. 了解常用药物剂型及基本的用药常识。

【课程内容】

1. 药物的来源及成分:

⑴药物的来源 ⑵植物药的成分

2. 药物的作用:

⑴药物的作用原理 ⑵药物治疗的目的 ⑶药物的不良反应

3. 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

⑴吸收 ⑵分布 ⑶代谢 ⑷排泄

4. 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危害:

⑴药物的依赖性 ⑵致依赖药物的分类 ⑶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危害

5. 用药基本知识:

⑴药物的剂型和用药方法 ⑵药品知识 ⑶合理用药

6. 常用药物的应用:

⑴抗感染药 ⑵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药 ⑶解热镇痛抗炎药

⑷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 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药 ⑹抗过敏药 ⑺性激素类药

⑻维生素类药 ⑼眼科用药及消毒防腐药 ⑽解毒药与蛇伤药

【授课时数】1学时

【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与讨论2.多媒体教学

专题讲座 突发公卫卫生事件防控知识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学校师生员工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一.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1、学校的应急反应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员工应立即将相关情况通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及学校领导。

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

⑴ 食物中毒应急措施:

联系当地卫生部门(医院),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或追回已出售(发出)的可疑中毒食品;

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

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

与中毒人员(病情严重者)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组织人员对共同进餐的学生进行排查;

积极配合卫生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等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取样留验;或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破工作;

按照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措施;

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并请求支持和帮助;

在学校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在采取上述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向当地卫生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⑵ 传染病应急措施:

及时隔离患病的学生,并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室内场所应经常开窗,做到有效通风透气,确保室内的空气流通(主要针对呼吸道传染病);

暂停组织室内场所的大型集体活动(主要针对呼吸道传染);

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主要针对肠道传染病);

协助卫生部门对患病人群所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病人接触过的人员,包括同学、老师进行随访,并配合当地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对疫苗可预防性疾病及时开展应急接种;

加强每日晨午检工作,对缺勤的师生员工逐一进行登记,并查明缺勤的原因,对患有传染病的师生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每日对患病师生进行追踪和记录,了解疾病转归;

密切关注传染病流行情况,必要时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疫情风险评估后,可报请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并经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采取临时停课等特殊措施;

与患病学生(病情严重者)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按照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措施;

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并请求支持和帮助;

在学校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在采取上述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向当地卫生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广东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参考)

一、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主要包括:

(一)学校发生的肺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新传染病以及我国已经消灭的传染病等达到国务院卫生行政不明确定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其中,新传染病是指全球首次发现的传染病。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是指埃博拉、猴痘、黄热病、人变异性克雅氏病等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发现,在我国尚未发现过的传染病。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是指天花、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

(二)学校实验室保存的烈性病菌株、毒株、毒种等丢失。

(三)在学校发生的,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主要包括:

(一)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二)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三)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四)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暴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五)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学校;

(六)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人员死亡;

(七)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漏,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50人以上,或死亡5人及以上;

(八)在学校发生的,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主要包括:

(一)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二)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三)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暴发流行,疫情局限在县(市)域内的学校,发病人数达到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四)在一个县(区)域内学校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五)发生在学校内的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六)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漏,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10-5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但死亡人数在5人及以下;

(七)在学校发生的,经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主要包括:

(一)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30-100人,无死亡病例;

(二)学校发生腺鼠疫、霍乱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三)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漏,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10人以下,无死亡病例;

(四)在学校发生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